WFKO
WFKO
Logo
WORLD FULLCONTACT KARATE ORIGINATION(WFKO)
FULLCONTACT KARATE 2025

史上首次・超越流派團體界限 全接觸空手道 統一世界大賽決定舉辦

史上首次・超越流派團體界限 全接觸空手道 統一世界大賽決定舉辦

史上首次・超越流派團體界限 全接觸空手道 統一世界大賽決定舉辦

大會網站請點擊此處
NEWS

NEWS

最新消息

Mission BackgroundMISSION

全世界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各個團體與流派團結一致 推動全接觸空手道 成為奧運比賽項目

ABOUT

ABOUT

關於 WFKO

組織名稱
全世界全接觸空手道聯盟
World Fullcontact Karate Organization
競技人口
全日本20萬人
全球2,000萬人
加盟流派與團體數
460以上
加盟國家數
100個國家以上
分部數量
1,000以上
※依據外部調查機構數據

全世界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WFKO
新極真會

新極真會

芦原會館

芦原會館

極真拳武會

極真拳武會

歐洲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歐洲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全日本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全日本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全日本全接觸
空手道聯盟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全世界フルコンタクト空手道連盟加盟団体ロゴ

※順序不分先後・僅為部分摘錄

HISTORY

WFKO 的歷史

全接觸空手道起源於 1956 年,由極真空手道所創立,繼承了其傳統與精神,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競技運動。 2013 年 3 月,各流派與組織團結一致,共同成立了全日本全接觸空手道聯盟(JFKO),這是全接觸空手道界首個國內聯盟。 2014 年,JFKO 開始推動統一競技賽事,隨著國際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國陸續舉辦了統一競技比賽。目前,全球競技人口已突破 2,000 萬人,日本國內也超過 20 萬人,全接觸空手道已發展成為全世代參與的競技運動。

2013年3月
成立全接觸空手道的國內聯盟 一般社團法人(現:公益社團法人)全日本全接觸空手道聯盟(JFKO)
2014年11月
展開全球聯署推動奧運正式項目化
2018年5月
舉辦第一屆 JFKO 國際比賽 502 名選手參賽,來自 23 個國家與地區的 96 名海外選手參與
2019年1月
成立 JFKO 國際競技聯盟 全世界全接觸空手道聯盟(WFKO)
2019年9月
舉辦第一屆亞洲全接觸空手道大賽 30 個國家、10 個團體、173 名選手參與
2020年1月
舉辦第一屆歐洲全接觸空手道大賽 25 個國家、17 個團體、138 名選手參與
2020年5月
第一屆 WFKO 世界大賽因疫情取消
2022年3月
舉辦全接觸空手道版高中錦標賽『第一屆全日本青少年全接觸空手道選手權大賽』於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第一體育館
ACTIVITY

ACTIVITY

三大活动方针

确立竞技项目
提高社会认知
推进国际组织化
GOAL

GOAL

目标

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加入日本体育协会
加入SportAccord
PRESIDENT

PRESIDENT

关于WFKO会长

緑健児代表

会长

绿 健儿

全世界全接触空手道联盟(WFKO) 会长

全日本全接触空手道联盟(JFKO) 理事长

全世界空手道联盟新极真会 代表理事

现役时期曾参加世界大赛,作为轻量级选手史上首次成为无差别级冠军。

战绩

  • 第5届全世界空手道锦标赛 冠军
  • 第22届全日本空手道锦标赛 亚军
  • 第7届全日本重量级空手道锦标赛 轻量级冠军
  • 瑞士国际大赛 亚军
  • 第4届全日本重量级空手道锦标赛 轻量级冠军
  • 第2届全日本重量级空手道锦标赛 轻量级冠军

代表著作

  • 比太阳更耀眼
  • 死力达成:通往新极真会之路

2025年5月 Diamond Business Planning, Inc. 預計新書發行

武道之道,以千日為初心,以萬日為極致。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组织架构

会长
绿 健儿
副会长
Koen Scharrenberg
副会长
芦原英典
专务理事
小林 功
事务局长
小井泰三

日本地區

綠 健兒Kenji Midori
蘆原英典Hidenori Ashihara
小林 功Isao Kobayashi
小井泰三Yasukazu Koi
金子雅弘Masahiro Kaneko
酒井壽和Toshikazu Sakai
塚本德臣Norichika Tsukamoto
三好一男Kazuo Miyoshi
渡辺正彥Masahiko Watanabe

歐洲地區

Koen Scharrenberg
Remigiusz Karpinski
Koen Spitaels
Michael Soderkvist
Nicolae Dascalu
David Pickthall
Antonio Pinero
Romas Vitkauskas
Martin Michel

俄羅斯地區

Leonid Ilyushkin
Yuriy Shabanov

中美地區

Antonio Gonzalez

亞洲地區

J.B. Sujoto
Bolat Baktayev

南太平洋地區

Peter Volke

中東地區

Hachem Makki

非洲地區

Isaac Mashinini